大多数人现在每天所接触最多的物件,毫无疑问就是手机了,而一块好的屏幕则能够立竿见影地提升一部手机的日常体验。现在用户对手机屏幕的需求和期待无外乎是两大点,一是观感,二是触感。至于形态,每个用户的感受不尽相同,无法给出一个标准答案。
屏幕观感是伴随整个屏幕发展史所存在的评判标准,从最初的分辨率提升清晰度、面板类型和级别提升色域、亮度和可视角度,到去年流行起来的高刷新率提升流畅度,这些标准本身也在不断进化不断进化,当然,所有的进化都能带来更好的手机屏幕观感。
至于屏幕触感,则是在某一个时间节点爆发出来的评判标准,大体上是从大家发掘苹果手机为什么比安卓手机更“跟手”开始的,这个听上去很玄学的词汇,其实主要是因为屏幕触控采样率的差异而造成。苹果在早期(iphone6年代)就引入了60hz触控采样率,并且在iphone x身上提升至120hz,而安卓阵型则极少提及这项指标。
基于这些用户对手机屏幕的两大核心需求,再看看一加从去年到今年在屏幕上做出的变动,就不难发现一加在屏幕上有什么样的野心了。去年年初,一加科技ceo刘作虎突然高调宣布豪掷一个亿在屏幕研发上,和三星显示定制出业界唯一一块90hz刷新率、2k+的amoled屏,并且屏幕采样率达到135hz,这是首款在屏幕刷新率和采样率上双双超过苹果的安卓手机。
从一加7/7t系列开始,一加已经从观感和触感一起着手去打造他们的屏幕。尽管有人会说90hz并非是业界最高的刷新率参数,但是结合高分辨率、采样率和色彩素质,加上系统层面打通触控与前台显示的每一个环节,专门抽调运算资源来达到最优化的响应等等,一加7/7t系列系列屏幕的确是综合素质很强,用过的用户都能真正感受到,提升一个层次的流畅感是怎样的一种体验。而能让定制屏幕、旗舰配置和系统专门优化捆绑在一起立项解决,还真不是每一个品牌都能做到,只有一加这种一年只专注于数款旗舰机的品牌,才能更有效集中地解决个中的种种难题,产品线广的品牌反而未必有这样的投入。
一加7/7t系列的用户口碑给了一加很大的鼓励,所以一加在今年年初就晒出了新的定制屏进度,继续尝试从观感和触感两大方面再度审视一加未来的这块屏幕做了些什么。
观感又可以分成视觉流畅和好看两大方面,视觉流畅方面,一加新的定制屏幕主要有两大核心进化,一是刷新率提升至120hz,二是加入电视领域常见的动态补偿技术(memc)。120hz刷新率这个指标,虽然电脑显示器是已经用了不少年,但是在手机上是不太常见的,加上2k+的分辨率,想必将带来极为流畅和精细的屏幕体验。
而动态补偿(memc)这个更值得一说,这个技术起源于中高端的电视,因为视频片源很多是24/30帧的画面,为了想要在动态画面上获得更流畅的观感,动态补偿技术被发掘出来,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后期插帧的算法,让画面(尤其是动态画面)实现60帧或以上的效果。而这次一加这块新屏幕通过机载独立的memc芯片实现了动态补偿效果,并且最高能达到120帧的插值补偿,完美匹配了屏幕本身的120hz刷新率!
至于好看方面,一加新的定制屏我们认为也是有两点是非常拔尖的,一是10bit的色彩显示能力,二是每块屏幕出厂都经过色彩校正。10bit色彩显示能力,并不是意味这块屏的色域有多广,毕竟支持100%以上ntsc或dci-p3色域的手机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而10bit色彩显示能力更重要的是在高分辨率的情况下,让色彩显示更加精确和过度平滑,对于呈现高精度的ui素材和图片素材会有更明显的优势。
至于出厂色彩校正,一加声称每一块屏幕都做到,而这种做法在此之前只有苹果是这样,这显然是对制造业的考验,能做到的要不就是规模极大,要不就是少而精悍。
最后说说屏幕触感,刚开篇也说过,苹果是最先把触控采样率提升上去的手机品牌,也为产品带来了很好的体验,这也是很多人觉得iphone更流畅更跟手的原因之一。目前苹果不管是iphone还是ipad,触控采样率是120hz的水平。一加在一加7 pro上已经实现了比苹果更高的135hz触控采样率,而这次一加新120hz屏幕的触控采样率更是高达240hz,比苹果的整整高了一倍!套用汽车行业的术语,就像是油门仅有极微小的踩放幅度,但都能感受到来自车速的响应,这就是优秀操控的魅力,相信未来一加新手机上我们的手指也能感受这种魅力。
所以总的来看,不管是观感还是触感,一加这块新的定制屏幕在账面上都足够满足甚至超出用户的期待,实际的表现我们要等到一加未来的手机产品才能定夺。回顾一加过去六年的发展,屏幕方面并不是一加的基因起源,为何在这两年突然就打了鸡血呢?这源于一加对手机的fast and smooth理念,顺畅和屏幕,表面上好像并没有过多的交集,实则不然。用户在接触屏幕时,除了显示静态画面以外,还有动态画面显示和触控操作的体验需求,一加瞄准这一点并耗费精力去定制优化。为了提升10%的体验而付出100%努力的精神,让我们对它的120hz新屏幕更加期待。
作者:陈伟峰编辑: 陈伟峰